為什么這么多人想在競爭激烈、受教育年限幾乎高于任何其他部門、工作時間經常緊張、工資相當低的情況下成為大學學者?
原因各不相同,但有一些共性。
從本質上講,我們往往是非常有動力的人,所以更多的學校,至少在一開始,通常被視為一種機會,而不是一種負擔。(大約到博士學位的第三年,這種看法可能會改變。)
我在文理學院任教,而不是研究型大學。這是一個有意識的決定。
作為計算機科學領域的人——機器學習,同樣如此——薪酬問題非常非常真實。從絕對值來看,我的薪水相當不錯,但如果我明天辭職,我可以立即找到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那我為什么不呢?我經歷了獲得博士學位的麻煩。成為一名教授,雖然這份工作并不完美,但相比之下,我確實喜歡它,而且我認為我不會那么喜歡大多數行業工作。如果這種情況發生變化,我會重新評估。正如其他人所提到的,如果你只是被金錢所激勵,那么學術界絕對沒有意義。
我在工作方式和時間方面有很大的靈活性。雖然這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它模糊了生活和工作之間的界限,但不能高估這對我們中的一些人有多大的積極意義。我必須按時上課,保持辦公時間,每周參加幾次會議,在截止日期前提交會議,并定期向學院提交報告,證明我為什么要保住工作。但是沒有人站在我身邊告訴我該怎么做。如果這要改變,我肯定會離開。
別人已經提到了,但我有自己的辦公室,我不必等待升職。
從理論上講,我可以在研究方面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盡管在實踐中這通常會受到我從其他所有事情和學術出版的現實中剩余的時間的影響)。我在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上有很大的靈活性。在高級課程中,我基本上可以完全控制。最重要的是,我喜歡教書。
如果你有強烈或不受歡迎的觀點并公開表達,學術界最終會通過任期提供工作保障。我認為這非常重要,因為它至少提供了一些與外部政治壓力的隔離。最近,我的一位朋友因與此相關的原因被 Google 解雇。
對于美國的工作來說,暑假是不錯的選擇。我仍然在夏天工作,做研究和準備課程,但真的,它們很好。我不能夸大他們有多好。盡管我說了這么多,但作為教授,尤其是在職前,通常很累,如果休息時間消失,大學將更難留住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教師,這已經很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