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報告說,南半球正在慢慢變干
眾所周知,水是地球上生命的關鍵。但鮮為人知的是,地球上只有大約1%的水是人類、植物或陸地動物可用的淡水。
其余的在海洋中,或被鎖在極地冰蓋和巖石中。在氣候變化的世界中,這1%的全球分布具有全新的意義。
一個新研究研究表明,在過去二十年(2001-2020 年)中,南半球的干燥程度高于北半球。作者認為主要原因是被稱為厄爾尼諾現象,每隔幾年就會發生一次,當時東太平洋的海水比平時溫暖。
這些發現基于衛星數據以及河流和溪流流量的測量,這使作者能夠建模和計算水可用性的變化。水的可用性是以陸地降雨的形式供應到景觀的水量與通過一般蒸發或植物通過葉子轉移到大氣中的水之間的凈差額。
盡管南半球的陸地面積僅占全球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不包括南極洲),但它對全球水資源供應的影響似乎比北半球大得多。
新的分析顯示,南美洲、非洲大部分地區以及澳大利亞中部和西北部的水資源供應量大幅下降。然而,一些地區,如南美洲南部,將有更多的水可用。
相比之下,盡管各地區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但研究表明北半球的水資源供應或多或少是平衡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灌溉、水壩和糧食生產等廣泛的人類影響。這些因素在北半球更為重要,因為世界上大約90%的人口居住在那里。
但是,為什么這些關于水可用性和干燥的相當技術性的模型很重要呢?如果南半球比北半球更干燥,可能會產生什么影響?
南方發生的事情也會影響到北方
部分答案在于可能經歷干燥加劇的地區。南美洲包括亞馬遜雨林,它是氣候的關鍵調節器,也是全球重要的物種棲息地和許多土著社區的家園。
熱帶雨林的干燥會減少植被并增加火災風險。對于生活在森林中的人類和動物來說,這將是一個壞消息,并有可能釋放數十億噸碳目前被鎖定在森林植被和土壤中。
南美洲也是大豆、糖、肉類、咖啡以及面向全球市場的水果。水資源供應的變化將增加全球糧食系統的壓力。
非洲大部分地區的干燥也是一個真正的挑戰。這片幅廣闊的大陸有許多氣候帶和社會經濟對比,用于緩解和適應的資源往往有限。
對糧食系統和棲息地的壓力將在整個非洲大陸造成額外的壓力,非洲大陸已經遭受了與通貨膨脹和烏克蘭戰爭.
由于干旱,主食木薯的產量一直在下降。咖啡和可可等出口也可能減少,導致生計喪失、貧困和饑餓的螺旋式上升。
澳大利亞西北部是該國最大的荒野之一。但是,如果認為該地區是“空的”,因此在干燥方面并不重要,那將是一個重大錯誤。(像大多數環境問題和擔憂一樣,很少建議將一個方面與另一個方面隔離開來。
干燥將改變植被模式并進一步升高溫度,如果排放率繼續居高不下,到2100年,一年中大部分時間的溫度可能超過35°C。這將對人類和棲息地的健康產生嚴重影響。
同樣,澳大利亞中部的干旱對澳大利亞大多數主要城市和人口所在的沿海地區的天氣和氣候產生了連鎖反應。干燥趨勢也正在經歷西南以及該國東南部導致棲息地壓力和變化,野火,枯竭的河流及其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特別是在城市地區。
與氣候的許多方面一樣,變化和影響的確切性質和規模很難在局部或區域尺度上預測或建模。但這篇新論文指出,南半球的模式和復雜的氣候過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這將減少厄爾尼諾事件期間的水資源供應。
干旱將對關鍵地區的棲息地和物種產生額外的壓力。它還將影響具有不同適應能力的人群,并最終影響我們的全球糧食系統。雖然南半球主要是水,但那里發生的事情對整個地球來說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