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戰爭對我們的氣候的影響將比冷戰中預測的更糟糕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傳記片羅伯特·奧本海默重新喚起了人們對核武器破壞力的病態好奇心。現在有一個估計12,512枚核彈頭.
一場戰爭,即使這些炸彈的一小部分被引爆,也會產生爆炸波和火災,幾乎可以立即殺死數百萬人。這輻射誘發的癌癥和遺傳損傷將影響剩余的人口幾代人。
但是,在放射性塵埃中會留下什么樣的世界呢?
在過去的四十年里,模擬地球系統的科學家已經運行計算機模擬來找出答案。
利用他們在化學和氣候建模方面的知識,大氣科學家保羅·克魯岑和約翰·伯克斯寫了一個短篇論文1982年,核戰爭將產生如此巨大的煙云,以至于會導致所謂的核冬天。他們聲稱,這將摧毀農業,隨之而來的是文明。
一年后,來自美國和蘇聯確認首先,受到核武器襲擊的城市和工業園區確實會產生比燃燒同等面積的森林更多的煙霧和灰塵。其次,這種全球煙霧層會阻擋陽光,導致地球表面的條件迅速變冷、干燥和變暗。
氣候模型顯示,減少的陽光將使全球氣溫下降多達近十年來保持 10°C.這些冰凍條件,加上植物光合作用的陽光減少,將對全球糧食生產產生災難性后果,并導致全球大規模饑餓。
現代氣候模型比 1980 年代使用的要復雜得多。雖然今天處于工作狀態的核武器較少,但計算機模擬的最新結果表明,40年前科學家提出的嚴峻預言實際上可能被低估了。
明顯和現實的危險
由美國羅格斯大學的艾倫·羅博克(Alan Robock)領導的環境科學家認為最近的一篇論文核冬天理論有助于結束冷戰期間核武器的擴散。1986年,羅納德·里根總統和總書記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邁出了減少核武器數量的歷史第一步,同時引用了核冬天對地球上所有生命的預測后果。
在1980年代中期軍備競賽的高峰期,有超過65 000枚核武器。將全球核武庫削減至剛剛超過 12,000(其中4,000架處于待命狀態)已經減弱了全面核戰爭的威脅,促使一些人質疑是否有限的氣候模型1980年代使用的方法低估了全球核戰爭的后果。
更新和更多復雜的氣候模型,那些曾經模擬未來的氣候變化由化石燃料燃燒引起的,表明情況正好相反。
隨著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盡可能大規模的核交換,新模型表明海洋會變涼如此深刻,以至于世界將被推入一個持續數千年的“核小冰河時代”。
當然,有七個其他核國家:中國、法國、印度、以色列、朝鮮、巴基斯坦和英國。科學家已經模擬了即使是有限的核戰爭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可能殺死1.3億人并剝奪另外25億至少兩年的食物。
威脅依然存在
科學建模使我們能夠窺視核戰爭的深淵,而不必經歷它。四十年的科學研究可能性鼓勵在2017年通過聯合國禁止核武器條約——大多數國家批準,但九個核大國沒有批準。
這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同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其在強調任何使用核武器可能造成的災難方面的工作。
但烏克蘭戰爭使舊的擔憂浮出水面。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威脅說有限使用核武器作為沖突的一部分,一次發射就可能升級為區域甚至全球交流,使數十億人陷入一個我們幾乎無法理解的悲慘世界。
羅伯克說,現在科學家“更加緊迫”地研究引爆核武器的后果,并確保盡可能多的人了解它們。并最終為消除這些武器而努力。
核戰爭的威脅并沒有消失,一個毀滅地球上大部分生命的核冰河時代仍然有可能持續數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