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消息:在金星的日側大氣中直接檢測到氧氣
這是官方的。天文學家凝視著大氣層金星在白天直接探測到原子氧的明顯跡象,懸掛在地球有毒云層上方。
根據理論模型,已知原子氧存在于地球的大氣中,甚至直接存在于地球大氣中直接在金星的夜邊檢測到;但日側探測意味著我們對金星大氣的動力學以及其中的環流模式有了新的認識,由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的物理學家Heinz-Wilhelm Hübers領導的一個團隊說。
金星是科學家們渴望更詳細地研究的世界。它在許多方面與地球相似;但在其他人身上卻完全不同。它的質量和組成與地球相似,但地球郁郁蔥蔥、青翠、潮濕、充滿生命的地方,金星就是一個死亡之坑。它籠罩著厚厚的、令人窒息的云層,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創造了一個溫室環境,導致周圍的平均地表溫度464攝氏度(867華氏度)。
這些云層在金星上投下酸雨,整個大氣層以驚人的速度繞著金星旋轉。遠低于金星云頂的風會尖叫沿途約700公里(超過 400 英里)每小時。在地球上,有記錄以來的最高風速是 407 公里的颶風陣風(253英里) 每小時。
我們不知道金星和地球是如何變得如此不同的,但研究我們的鄰居可以幫助我們弄清楚。是金星曾經與地球走在同一條道路上,并在某個地方轉錯了彎?還是從一開始就是邪惡的雙胞胎?
了解金星的大氣層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它與地球之間的差異。其中一種方法是跟隨氧氣。
原子氧不像你呼吸的氧氣。后者是分子氧,或O2,由兩個結合在一起的氧原子組成。原子氧由單個孤氧原子組成,它往往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因為它具有高度反應性并且很容易與其他原子結合。在地球上,它是在高海拔地區豐富,它是由分子氧的光解離產生的。基本上,太陽光子會分解大氣中的O2.
類似的過程被認為發生在金星上。金星的大氣層主要是二氧化碳;當來自太陽的光照射到這個 CO 時2,光解離將分子分解成原子氧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也會發生光解離。
當這些原子繞到金星的夜邊時,它們會重新組合成二氧化碳,這個過程使行星的夜面發光.原子氧是這一過程的一部分,但以前從未在白天看到過。
Hübers和他的團隊研究了平流層紅外天文臺收集的數據(索菲亞)在地球自身的大氣層中高空飛行,在跨越微波和遠紅外線的太赫茲波長范圍內。飛機在三個不同的場合飛行,收集了金星上17個地點的數據:七個在白天,九個在夜側,一個在金星上。終結者.
在所有17個地點,研究小組都檢測到了原子氧,在大約100公里(62英里)的高度達到峰值。這對應于金星上直接位于兩種主要大氣環流模式之間的高度:強大的超旋轉流量低于 70 公里,旋轉與行星的自轉相反,并且亞太陽到反太陽流在120公里以上的高層大氣中。
研究人員說,這意味著原子氧代表了迄今為止尚未開發的資源,可以探測金星上的大氣過渡帶。
“未來的觀測,特別是在反太陽和亞太陽點附近,以及所有太陽天頂角,將提供這個特殊區域的更詳細圖片,并支持未來的金星太空任務。研究人員寫道.
“隨著對地球大氣中原子氧的測量和火星,這些數據可能有助于提高我們對金星和地球大氣層如何以及為什么如此不同的理解。
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