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單一激素可以幫助治療 40% 的 IBS-D 病例
腸易激綜合征伴腹瀉 (IBS-D) 是一種令人不快的疾病,會影響數百萬人全球。現在,一項新的研究已經確定了可能成為這種情況的關鍵觸發因素——未來治療可以針對的觸發因素。
對 108 名患有和不患有 IBS-D 和相關疾病的人的調查揭示了一種名為胰島素樣肽 5(INSL5) 當幫助消化的膽汁酸在大腸中發現自己比平時更沿著消化道走得更遠時,就會釋放出來。
這不應該發生,但當它發生時——由于某些條件和腸道功能障礙——會產生更多的 INSL5,從而導致類似腹瀉的癥狀。
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大約五分之二的 IBS-D 病例的原因,并且可以解釋為什么許多現有的抗擊 IBS-D 藥物和策略無效。
相關:令人驚訝的“反安慰劑效應”表明麩質可能不是腸易激綜合征的問題
“當你因慢性腹瀉去看醫生時,他們可能會檢測食物不耐受、排除感染或尋找炎癥跡象,”說英國劍橋大學內分泌學家克里斯·班農。“人們對微生物組有著濃厚的研究興趣,但腸道激素卻被忽視了。”
“越來越明顯的是,腸道激素在腸道健康和體重管理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該研究包括膽汁酸腹瀉(BAD) 以及 IBS-D,幫助研究人員確定這些情況之間的聯系、它們之間的差異以及導致它們的觸發因素。
目前,BAD 很難診斷,通常被歸類為 IBS,研究人員希望能夠更好地發現它將導致能夠更有效地針對根本原因的治療方法。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INSL5 是由人體自然產生的。雖然帶來腹瀉,這實際上是身體試圖保護自己的標志:它檢測到膽汁酸不應該在結腸中,并將它們沖洗掉。
“你擁有一些可以檢測毒素并幫助身體清除毒素的東西是有道理的,”說班農。“但是,如果它總是由膽汁酸引發,就會出現問題,從而導致非常嚴重的癥狀。”
使用小鼠模型進行研究發現INSL5 可能導致腹瀉,但這是研究人員第一次能夠在人類身上展示相同的過程,并且以與兩種公認的疾病相關的方式。
接下來的步驟是研究針對 INSL5 的潛在治療方法。一些 IBS-D 患者以前的研究服用抗病藥物昂丹司瓊(一種已知的 INSL5 阻滯劑)后,癥狀有所改善,這可能表明一條前進的途徑,盡管目前尚不清楚為什么昂丹司瓊效果如此之好。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發現,因為它向我們表明,這種激素可能在這種被誤解的疾病的癥狀中發揮重要作用,”說班農。
“這也意味著,如果這些人的 INSL5 水平僅較高,它可能使我們能夠開發一種血液測試來幫助診斷膽汁酸腹瀉。”
該研究已發表在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