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 50 年最大的科學欺詐是什么?
幾千年來,人類都知道阿片類藥物會讓人上癮;并且使用者最終發展出耐受性和依賴性,這限制了其僅用于緩解急性短期疼痛;并用于緩解晚期患者的疼痛。
1980 年 1 月 10 日,北美領先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了一篇看似相對無害的“致編輯的信”用麻醉劑治療的患者中很少出現成癮 |NEJM不是案例研究,也不是雙盲隨機對照醫學研究;但給編輯的一封簡單的信,基于郵件調查,表明在醫院接受阿片類藥物緩解急性疼痛的患者通常不會報告成癮問題。在這封信發表后,無數同行評議文章中的眾多醫學研究人員開始引用這封“信”作為證據,證明醫生處方的阿片類藥物很少上癮,即使長期用于慢性疼痛也是如此。

如圖所示,這封“信”被引用超過 600 次,證明醫生開的阿片類藥物不會上癮,一年內被引用超過 25 次,這恰好發生在制藥公司推廣奧昔康和其他強效阿片類藥物時常規的非終末期疼痛。醫學研究可以被比作“有兔子的兔子”,因此,雖然這些文章引用了這封信,通常是作為一項“研究”,但在其他促進鴉片類藥物使用的出版物中引用了無數其他依賴這種“研究”的期刊文章,這些文章是然后被其他醫學文章引用。
根據這篇文章的原則,疼痛組織開始將疼痛宣傳為第五生命體征,這是基于患者對自己疼痛的主觀估計,從 1 到 10。與其他生命體征不同:體溫、脈搏率、呼吸率、血壓——這些不在患者的主觀控制范圍內——這個所謂的第五生命體征完全在患者的控制范圍內,并且是決定是否患者接受阿片類藥物。畢竟,只要醫生在開阿片類藥物,如果成癮很少見,又有什么危害呢?
2017 年,在數十萬患者因阿片類藥物過量死亡、數百萬人上癮之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終于承認了這封信的危害,并將其濫用作為阿片類藥物相對無害的證據。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發表在雜志1980 年被大量且不加批判地引用為證據,證明長期阿片類藥物治療很少導致成癮。我們認為,這種引用模式有助于形成一種敘事,減輕開處方者對與長期阿片類藥物治療相關的成癮風險的擔憂,從而導致了北美阿片類藥物危機。2007 年,OxyContin 的制造商和三名高級管理人員承認聯邦刑事指控,他們在與藥物相關的成癮風險方面誤導了監管機構、醫生和患者。5我們的研究結果突出了不準確引用的潛在后果,并強調了在引用以前發表的研究時需要勤奮。
1980 年關于阿片類藥物成癮風險的一封信|NEJM換句話說,“我很抱歉,對死亡和荒涼感到抱歉。”可以說處方鴉片危機是醫學同行評審過程的災難性失敗,它感染了多個學科的研究人員。阿片類藥物的處方呈幾何級數增長,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它對慢性非終末期疼痛是安全或有效的:

美國醫療行業尤其接受阿片類處方:

可以預見的是,以下是導致的死亡人數:

最后,在古代和古典文學中都提到了鴉片制劑;它們的副作用自荷馬以來就廣為人知奧德賽。兩次世界大戰后,鴉片成癮得到了很好的理解,美國在越南戰爭期間和之后出現了第一波鴉片成癮。醫學界集體無視了幾個世紀以來關于阿片類藥物的教義,一無所獲。
今天的結論與幾千年前得出的結論相同,即阿片類藥物使用者會產生依賴性和耐受性,這意味著它對治療長期慢性疼痛既危險又無效。將阿片類藥物用于常規非終末期疼痛的宣傳僅僅稱為科學欺詐是輕描淡寫。它要求故意無視成熟的科學知識,而支持絕對沒有科學證據。
以下是 1980 年引用的實際“證據”:

根據對在醫院接受過至少一種麻醉止痛藥的患者的調查,阿片類藥物處方的整個護理標準發生了變化。該調查與阿片類藥物慢性疼痛的治療無關,也不是雙盲隨機對照研究。任何其他醫療機構也從未重復過。盡管這封信有局限性,但在沒有任何真正的同行評審或批評的情況下,它在多個杰出的醫學出版物中被反復引用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