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病毒超導體的感覺可能不是真正的交易
韓國研究人員最近聲稱,他們已經創造了一種材料,可以作為超導體在室溫下 - 長期以來一直是物理學的圣杯 - 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巨大的興奮,但科學家卻持懷疑態度。
超導體可以攜帶零電阻的電流,不像銅等傳統材料會以熱量的形式失去部分電荷。
自1911年發現這種現象以來,已經發現了數千種超導材料 - 但要工作,所有材料都必須保持在極冷的溫度和高壓下,限制了它們的實際應用。
因此,尋找一種在室溫下超導的材料正在進行競賽,這可能會導致可以幫助對抗的變革性技術。氣候變化增壓量子計算甚至提升懸浮高速列車。
上個月底,一個鮮為人知的韓國物理學家小組發布了一篇預印本研究- 尚未經過同行評審 - 宣布他們的材料稱為LK-99,可以在室溫和環境壓力下超導。
他們還發布了一小塊材料懸浮在磁鐵上方的視頻,作為這一壯舉的證據。
這一消息很快在Twitter上流行起來,主要是由業余愛好者的狂熱猜測推動的,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爭先恐后地創造這種材料并測試它是否是真正的交易。
中國和印度的大型實驗室率先報告了他們的發現,兩者都確定該材料在室溫下不能超導。
但這還不排除未來成功復制的可能性。一些著眼于理論方面的預印本表明,LK-99至少能夠完成長期尋求的壯舉。
“推特審判”
在社交媒體的炒作中 - 在經常干燥的材料科學世界中很少見 - 該領域的專家呼吁耐心等待。
牛津大學研究員蘇珊娜·斯佩勒(Susannah Speller)在超導材料上工作了20多年,她告訴法新社,“Twitter的試驗不會取代檢查和驗證工作的標準科學程序”。
如果科學界給人的印象有點消極,那是因為“我們被訓練成持懷疑態度 - 我們以前見過這一切,”斯佩勒說。
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的物理學家朱利安·博布羅夫(Julien Bobroff)說:“在過去的30到40年里,我們一直在聽到關于超導體從寒冷中進入的公告,但大多數都被證明是錯誤的。事實上,去年年底,著名的《自然》雜志撤回了 2020 年的一項研究,聲稱一種材料在 15 攝氏度(59 華氏度)時無電阻導電。
那么,為什么這次的反應如此不同呢?
斯佩勒和博布羅夫都指出了韓國研究人員發布的視頻,該視頻提供了一個視覺元素,在社交媒體時間線上創造了一個令人驚嘆的因素。
然而,斯佩勒說:“有很多東西可以懸浮,但不是超導體 - 這不是對超導體的測試。超導電性."
“不服氣”
在-250C等低溫下保存的超導體已經有一系列用途,包括核磁共振成像醫療掃描儀,大型強子對撞機和日本的一些高速懸浮列車。
如果世界偶然發現了真正的室溫超導體,也許最大的影響將是電網。
目前,當能量從發電站傳輸到家庭時,10-15%的電力損失。
因此,室溫超導體節省的能量可能相當于“在法國拆除一兩個核反應堆”,法國物理學家Brigitte Leridon說。
那么,LK-99是科學家花了120年時間尋找的材料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斯佩勒說,如果LK-99被證明是室溫超導體,她會“相當驚訝”,并補充說:“到目前為止,我所看到的證據都沒有令人信服。
牛津大學超導專家Amalia Coldea告訴法新社,“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被說服”。
即使事實證明LK-99是一種室溫超導體,“無論如何,它可能不是我們所有技術愿望的答案,”斯佩勒強調說。
她說,這種材料是一種叫做磷灰石的礦物,它有一些鉛原子被銅原子取代,更像是茶杯中的陶瓷而不是金屬,這意味著它可能很難彎曲成有用的電線。
至于LK-99,預計未來幾周將進一步測試更多關于其超導潛力的信息 - 盡管明確的答案可能需要一些時間。
“非凡的主張需要非凡的證據,”英國科學家托比佩林說。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