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大學生與教授的比例太高以至于你無法與他們進行足夠的互動來獲得推薦信時,你會怎么做?
我在大型大學經常看到這種情況。許多學生上研究型大學是因為他們在這個詞的某些價值上“享有盛譽”。然而,很難脫穎而出。你在與更多的本科生競爭,你在與研究生競爭。
在教學大學或學院,通常情況并非如此。本學期我有八名學生與我一起工作,其中五人獲得資助。所有人都是本科生,因為我們甚至沒有 CS 碩士課程(然而;他們希望我們有,但我們還沒有教員人數)。我的典型班級人數是 35 人。
所以,你可以轉移。你的自負可能不會讓你這么做,老實說,這可能不切實際,但你可以做到。
你也可以更加努力地工作。你是否試圖通過在課堂上聰明來“與他們進行足夠的互動”?或者你正在深入研究任務?你在上班時間嗎?你在看他們所做的研究嗎?您是否參與了由教師贊助的專注于學術事務的學生俱樂部(例如競爭性編程或數學團隊)?您是否正在報名參加特殊的小班課程?您是否仔細閱讀目錄和電子郵件公告以了解這些課程?
我給你講一個可能有用的故事。我的一位教授 Dick Ringler 在課堂上隨口提到他將在下學期教授一門關于 Halldor Laxness 的研究生課程。Halldor Laxness,你知道,195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冰島小說家嗎?是的,我也不知道他是誰。然而,林格勒教授歡迎本科生參加這門課程。我喜歡他的本科課程,所以我報名了。那個挺難。我參加了一個 6 人的研討會,和一群傻乎乎的小我和一群非常老練、聰明、年紀大得多的文學博士生(他們可能都是 25 歲,但我很敬畏)。我必須讀很多書,值得一學分。我不得不給這些博士生和我的教授做一個非常傷腦筋的演講,講一個短篇小說(博士生必須寫一篇小說)。我這樣做不是為了得到推薦信;老實說,我是出于智力興趣才這樣做的。然而,如果我想要一封信,至少我有一封信的基礎。
編輯:提問者給我發了 DM,我需要補充一點:這都是針對美國高等教育的。很少有國家像美國那樣擁有規模較小、以教學為中心的學位授予機構。至于脫穎而出的方法,我只是不知道它們在美國以外的適用性如何。不過,它們并不是壞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