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或引用任何領域的專家如何提高您的學術可信度?
在哲學中,它表明您意識到自己正在參與對話。
無論我在哲學立場上提出什么觀點,都有可能有人已經考慮過這個想法,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壞主意,有些人認為這是個好主意。我想表明我知道反對我的想法的論點,并且我沒有在沒有仔細考慮的情況下拒絕這些論點。我想將我的觀點與那些與我的想法相近的人的觀點進行比較。也許我同意其他人已經提出的觀點,但為該觀點提出了新的原創論點。也許我找到了一種方法來改進其他哲學家的觀點,提出他們理論的更好版本。也許我有一些全新的原創理論要推進(不是我可能會提出的那種主張,而是比我可能做的更好的哲學家),我想證明它與其他可能聽起來的觀點完全不同相似的。(當有人提出一個新穎的想法時,一個大問題是人們傾向于將其同化為他們熟悉的想法)。我可能還想表明我對與我沒有資格參與的所選主題相關的辯論的認識。(例如,也許在談到宗教與政治的關系時,我可能會發現我從閱讀《論語》的英文譯本中獲得了一些有用的想法。我無法說我在其中找到的有用想法是否孔子確實是孔子的思想,我可以引用一些關于孔子的專家,供任何想要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的人)。
像這樣寫作確實會導致初學者難以理解的工作。“正如康德所說......我在這里不同意斯特勞森的解讀......當然,布蘭登指出這一點是正確的......“如果你不熟悉哲學,那么像這樣的散文會讓你覺得有一個你不屬于的俱樂部。但是對于俱樂部成員來說,這種寫作風格確實澄清了一些事情。我可以將我正在閱讀的內容融入我構建的思維導圖中。此外,它表明我已經完成了我的功課——我已經權衡了其他人所說的話。如果你不聽其他人的聲音,你就不能指望有很多人聽你的——除非你是一代人的天才,也許,但你怎么知道?
我認為對于剛開始寫哲學論文的人來說,最重要的一條建議是,重要的是要表明你熟悉并考慮過那些拒絕你觀點的高智商哲學家的論點。你不會通過引用一位偉大的哲學家然后簡單地服從他們的權威來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你需要通過仔細研究不同的觀點來證明你已經挑戰了自己。